第十五届全运会隆重开幕,国际奥委会主席考文垂及终身名誉主席巴赫也专程出席,引发广泛关注。据媒体报道,考文垂的到访不仅是对赛事的支持,更是一次带有深远意图的外交活动。通过观察中国举办高标准赛事,考文垂或许在思索未来奥运会的举办模式与发展路径。
目前中国尚未提出申办2036年奥运会,而欧美一些国家则面临经济困境,使未来十年的预期显得更不乐观。一些中国网友推测奥委会有意推动中国申办奥运会,因此此次考文垂的到访或带有公关性质。事实上,中国确实有能力承办奥运会,但奥委会需要展现足够的诚意,尤其是在增强中国国际形象方面。虽然奥运会本身未必能够直接盈利,却是一次极为宝贵的广告宣传机会,而国际旅游业正是实现经济创收的优质途径。
我们是否需要按照奥运会标准来举办全运会,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。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,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体育文化,比如广播体操、武术、跳绳、踢毽子等,这些项目虽然没有纳入奥运会,但在全运会群众组却广受欢迎。此外,我国还有专门的民族运动会、农民运动会以及青少年运动会,展示了社会各层面和地区的体育特色。全运会的价值不只是竞技,更推动了全民参与性,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。
考文垂亲临全运会开幕式,某种意义上是对中国积极对接国际赛事标准、展现责任与担当的认可。国际奥委会无疑在寻找能够承担未来奥运会,甚至紧急转移奥运会的备选豪强,而中国能否接下这一重任,仍需从实际条件与国家利益出发,量力而行。作为一个有能力办好各类国际综合赛事的大国,中国不应无底线地迎合国际赛事要求,而是要提出合理诉求,实施精准合作。
如今,奥运会的举办权已不再轻松“售出”,这成为考文垂面临的一大难题。奥运会日益被卷入“政治正确”和阵营分裂的风波,有些国家不愿申办,而发展中国家也无法负担高昂成本。举办一次奥运会不仅可能无法盈利,还可能赔钱。然而,中国完全可以选择不花费巨资去修建大规模场馆和奥运村,转而通过推动文旅体育消费升级来获益。吸引外国游客来到中国,在国内消费,通过提升酒店、餐饮、交通和文旅等行业的服务水平实现更大的经济价值,这同样是一种聪明的选择。





